close

  日前,經過嚴苛的評選程序,第二屆“思勉原創獎”在華東師範大學頒出,李澤厚《哲學綱要》、羅宗強《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》、閻步克《品位與職位——秦漢魏晉南北朝固態硬碟官階制度研究》以及張涌泉《漢語俗字研究》獲此殊榮。
  作為兩年一次的獎項,2011年,以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呂思勉先生命名的“思勉原創獎”,在教育部的支持下開始面向全國組織評選。第一屆時,田餘慶、項楚、裘錫圭、楊國榮的作品獲獎。兩莊臣年間,這一面向文史哲學科的獎項,以其創新的評價機制在學界引起了廣泛關註。與此同時,關於人文經典的評價體系也在不斷變化。在新的時代,人文經典該如何審視?人文經典的源泉何在?出路又何在?
  所謂經典,既要馬爾地夫“新”,也講“舊”
  “顧名思義,人文經典應指在思想、文學或學術等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,贏得了尊重與推崇,或者影響了後人的思想觀念,或者構成了繼續創作的典範。”北京大學教授閻步克這樣描述他心目中的“人文經典”。他說,具體到歷史學範疇的經典msata而論,所謂的經典,至少應該是提出了新論題、採用了新方法或發掘出了新的史實,而且相對於所處的時代,又充分展示出治學的功力與技藝。
  閻步克舉例說,顧頡剛用“層累地造成的古史系統”解讀三皇五帝,郭沫若則引入唯物史觀,用母系氏族、父系氏族、奴隸社會、封建社會等概念解釋古史,把戰國社會巨變歸因為鐵工具的使用,等等,都令人耳目一新。儘管他們的新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遇到了種種不同意見,但其創新性無可厚非。再往前說,梁啟超《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》闡述了古代思想發展的基本線索,其《中國專制政治進化東森房屋史論》闡述了古代政治形態進化的宏觀歷程,以上種種均有開創之功,當然都應視為經典。
  關於人文經典,學者們不約而同強調了“新”的標準。“利用新材料、解決新問題、創立新學問,是學術創新的源泉。這個學術創新的源泉也可以說是我們人文經典產生的源泉。”浙江師範大學教授張涌泉說。
  但是求新談何容易,閻步克坦言,一個人能有多大學術成就,跟他在學術史上處於什麼階段實際上也有關係。“我之前所列舉的諸位先生,他們處於中國現代史學的開端之處,往前走一步,其創新性就是百分之百。到了我研究歷史之時,現代史學已獲得了一百年的長足進步,如果我往前走一步,‘創新率’可能只有百分之一。”
  儘管如此,閻步克仍強調新有新的辦法,研究方法只是一種工具,新工具固然能帶來新作品,老工具同樣也能取得新成績。“拿歷史學來說,它就是一座巍峨大廈。它包括已經成為過去的一切事情的總和,在各個層面、各個局部上為後人留下了無數論題。從微觀上說是一個人的命運,從宏觀上說是社會進化的動因與線索,無論微觀宏觀,每一個層次、每一個論題、每一種方法路數,都可能出現經典。”
 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潘文國則提醒說,學者應該思考原創和經典的關係。他認為,原創是建立在經典之上的,是踩在前人肩膀上往前走的。從這個意義來說,創新的前提,某種程度上是守舊。
  “如今,我們對人文經典的評價往往是一種減法運算。作為人文經典,應該看到的是它對於社會構建所提出的一個論證工具、一種分析理論框架。”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牟發松說。
  學術進步,時間積澱,都不能少
  經典是創造出來的,也是評價出來的。什麼樣的經典能在時間的淘洗下沉澱下來?
  這個過程是複雜的。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說:“作為科學的結論,是有客觀標準的,可以驗證可以重覆。但對於一個歷史人文著作的評價,對於一個歷史事件的評價,沒有絕對的標準。不同的人在不同階段,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評價。”
  “文學與科學是併列的,科學是從外面長進來的,文學是從心裡面長出來的。”北京大學錢乘旦教授打了這樣一個比方。對於人文經典而言,由於受眾及評判標準的不一,很難定義標準和驗證。而經典的評價時代,它的時代性或者變化性,也不得不加以考慮。錢乘旦強調,要用時代和歷史的眼光評價學術作品。
  閻步克認為,學術發展的不同階段,對經典的評價標準應有不同。對這一點,一百年前梁啟超已有很好的闡述。梁啟超借助佛教“一切流轉相”的生、住、異、滅四期,把學術思潮的發展分為四期:啟蒙期、全盛期、蛻分期、衰落期。啟蒙期的經典貴在拓荒和建構,全盛期的經典則以充實精密見長。學術經典因理論的進化而發生新陳代謝,或許不再成為社會熱門,但這不等於學術經典銷聲匿跡,它們所帶來的學術進步,其實是悄悄地積澱下來的。
  羅宗強教授的《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》,今年獲“思勉原創獎”,而這是一部寫於30年前的作品,至今評獎的專家們仍肯定其有鮮活的價值。“能否成為人文經典,時間的沉澱是必須的。”葛劍雄說。
  成就人文經典,路該怎麼走
  面對人文經典評價的複雜性和時代性,“好”的評價顯得格外重要。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童世駿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直言,文史哲學科是最不容易形成公認範式的,最容易出現“道不同,不相為謀”的情況。而在評價標準不清晰、不確定、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情況下,高質量的評價程序的重要性更加突出。
  “思勉原創獎”起源於華東師範大學面向校內設立的“人文社科原創獎”,自2011年起面向全國,在人文社科範圍內設立該獎項。去年“思勉原創獎”被教育部認定為人文社科省部級獎項。
  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陳群告訴記者,“思勉原創獎”評審儘力發揮“學術共同體”的作用,堅持全過程實名制評審。第二屆“思勉原創獎”,首先從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、教育部社科委員等專家名單中邀請21位文史哲著名專家,推薦21部作品,並撰寫推薦意見;隨後,每項參評作品由全國範圍內隨機邀請的100名同學科學者實名填寫問卷,調查該成果在同行中的知名度和認可度;此外,還對參評作品進行了通訊評審,由5位同學科專家分別審讀並給出獨立評判,反映該成果在專家心目中的創新程度。最後是會議評審,由來自國內外著名高校的學者組成評審專家團,在參考之前推薦專家意見、同行學者問卷測評結果,及通訊評審專家意見的基礎上,審讀原著,並獨立評判給分,按照得分高低排名產生獲獎提名作品,再經評審委員會實名投票,超過三分之二得票率的作品,經公示無異議後,方正式成為獲獎作品。
  華東師範大學校長助理許紅珍見證了“思勉原創獎”的誕生。令她和同事們欣慰的是,儘管評獎前後事務繁雜,但自首屆評獎以來,沒有接到任何投訴,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。
  然而,壓力也越來越大。一些疑問浮出水面:如何避免成為學術小圈子和學霸“壟斷”的獎項?是否要引進社會力量共同參與,提升公眾關註度?
  學術共同體不能淪為“學霸”的小圈子,評獎也不是少數人的“自娛自樂”。華東師範大學社科處處長顧紅亮說,哲學社會科學的自主創新需要發揮學術共同體的作用。當務之急是要在學術界培育更多具有自主創新意識的學術共同體。“思勉原創獎”的努力,也是希望能夠為學術共同體的生長創造一定的氛圍。“我們希望,一次評獎的過程,既是一次對學術創新的有力張揚,也是一次極好的學術傳播的過程。”顧紅亮說。
  據瞭解,目前“思勉原創獎”一方面希望能夠擴大評審的專家隊伍,一方面也在考慮引入網絡投票,在專家意見的基礎上,納入社會大眾的評判選擇,讓更多的學術經典能夠走出學術圈,走向社會,打破人文經典與讀者之間的“隔膜”。不過如何設計參與規則,確保評價的“含金量”,組織者還在征求多方意見。就拿網絡評選是否該引入這一條改進措施來說,有很多學者積極支持,另一些學者則有所保留。“這事有點撓頭,互聯網時代,學術如果與網絡絕緣,幾近自尋死路。如果投身網絡,萬一迷失原有的所持,又該怎麼辦?”一位學者告訴記者。(本報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本報通訊員 張宇航)
     (原標題:人文經典,怎麼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l84xlzup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